孙越崎先生,原名毓麒,1893年10月出生于浙江绍兴。民国二年(1913年)入上海复旦公学,1916年毕业后,考入北洋大学矿冶系。孙老年轻时即投身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运动,五四运动时他是北洋大学学生会主席,满怀爱国激情参与和组织罢课游行,与马骏、沙主培等五人作为学生代表,与直隶省省长面对面谈判,后被校方开除,后转入北京大学矿冶系学习,1921年毕业。
1924年在东北穆棱煤矿工作。1929--1932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深造,并到英、法、德、苏联等国考察油矿、煤矿,回国后,任国防设计委员会专员兼矿室主任。
他曾在陕北油矿和焦作煤矿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在大后方工作,发展煤矿、油矿,支援抗战,被誉为“煤、油大王”,是我国能源工业创办人和奠基人之一。1946年任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副委员长,委员长。面对蒋介石坚持内战,独裁、腐败,他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站到共产党、人民革命一边。他组织职工护厂、护矿,成立“保护矿产品委员会”,并于1949年11月14日通电全国宣告起义,得到毛泽东主席复电嘉勉。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许多行政职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虽届耄耋之年,仍奔走大江南北,深入调查研究,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为国家和人民奋斗到最后一息。孙老一生追求真理,忠贞爱国、踏实敬业、清廉朴实,堪称楷模。1982年,他参加天津民革第五次代表大会,故地重游,回母校参观,得知北洋大学已更名为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大学,他一直以能受教千北洋大学并为其校友而感到自豪与光荣。纵观世界各国,无不视本国第一所大学为国之瑰宝,倍加珍视与爱护,并扶持其发扬光大。此后他在全国政协曾联合其他委员多次提出要求恢复北洋大学校名的提案。他是北京校友会发起人之一,关心母校天津大学的发展,热情支持校友会的工作。
孙老于1995年12月9日病逝于北京,享年10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