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芬
我是在1983年加入北京校友会并在其中工作时认识唐奇学长的,我们现在都亲切的称他为唐老师。唐老师是共产党的同龄人,1948年北洋大学机械系毕业。年轻时的唐老师,在中共军委敌占区工作部,积极投身民族解放事业。解放以后亲历了祖国的新生、成长、困难、发展。退休后,积极承担当起北洋大学北京校友会,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北京校后会的具体工作,对北京校友会的延续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校友会的各项工作,各种活动担起了掌舵的重任。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无私忘我。唐老师的夫人田锦文,在“文革”时期遭受四人帮的迫害,得了精神病,几乎每年发作,有时病程达半年之久,但他从来没有因为此事影响过校友会的工作。更可贵的是,步入晚年,唐老师将自己的工资收入,几乎全部投入了捐助助学的慈善事业中。
1996年,唐老师的夫人去世,他遵照夫人的遗嘱,在天津大学设立了“田锦文奖学金”,资助“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有困难的女同学若干名”。1996年夫人去世时,她的抚恤金、丧葬费及部分亲友的捐赠、资助一千多元,唐老师又加上自己的钱,共计三千多元,一并交给“北洋教育基金会” (九十年代的三千元是什么概念呀,远不是今天的三千元可比)。以后,唐老师每隔两年就加几千元,母校百周年时,又加进一万元。到2005年,这个奖学金的资金是5.5万元,到现在大约八万。连唐老师自己也说不清楚,我是从他保存捐资证明中发现的。
当年北洋大学参加反饥饿反内战的大示威游行的校友,在母校设立了“北洋五二0奖学金”,97年至99年,唐老师捐资四万五千元,日元一万元,美元一百元。著名的老师友,老校长潘承孝在河北大学设立“潘承孝教育基金”,唐老师捐资近五千元。
2010年8月为灾区捐资200元。
2009年4月29日,为玉树灾区捐资500元。
2008年为“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300元。
还有好几次捐资,他自己也记不清楚准确日期和项目了。
唐老师在夫人患病期间,雇请了一位小保姆小吴,当时她15岁,刚初中毕业,当唐老师得知她很爱学习,就把他两个女儿念过的高中课本全给了她,资助她好好学习。就这样,她一边照顾唐老师妇人,一边自学,直到取得大学本科学历。最终考上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而且获得当年考研学生中,数学科目考试100分的好成绩,而且是唯一的一个100分。小吴提起自己的成长,特别感激唐老师的资助、关爱,她对唐老师,也是如同父女般的感情深厚。
用现在的收入水平来看,唐老师的捐资数目并不多,但在二十年前,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对于早离休的人而言工资也不算多,但是唐老师心胸高远,善良豁达。把金钱看得很轻,手里不留钱,全资助了贫困的孩子们。唐老师是我们的榜样,他告诉我们,人,最可贵的是无私、善良、忠诚。
(马尔芬 北京市人1965年天津大学化工系毕业)